从学生思维到职场思维,一场软件公司进高校活动带来启迪

“程序员最重要的工作竟然不是写代码!”

“原来软件开发工程师的35岁焦虑并不是普遍存在的!”

“原来面试的时候,听比说更重要!”

2024年10月24日,“软件公司进高校”首场活动成功举办。应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邀请,盛安德走进了大学校园第二课堂,用自己的故事和丰富的实践,给大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分享,帮助同学们实现了从学生思维到职场思维的初步转变,消除了他们对职场以及行业的一些误解。

活动由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系实验室主任李君老师主持,李君老师对盛安德的了解来源于远程开发者峰会。他曾参与了今年五月份的第二届远程开发者峰会,对远程工作以及盛安德的理念印象颇深,他希望这样的分享活动能够让同学们开拓视野。

为拥有选择的机会而努力

来自盛安德运营中心的85后后端开发工程师黄小刚,从自己的就业经历出发,分享了从996到远程工作的故事。尤其是从事远程工作之后,自己陪着女儿去尝试不同的事情,有趣的故事和幽默的表达让同学们看到了一个把工作和生活同时打理得井井有条的程序员。小刚说:“分享我的故事,是想让大家看到,人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实际上取决于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你现在充沛自己的大脑,磨练自己的技能,让自己有更强的竞争力,去找一份工作,其实最后都体现成你能够有自由选择的机会。”

保持好奇心与创新意识

任坤是盛安德郑州分公司的负责人,拥有近20年技术研发、架构方案与管理一线经验。他首先从分公司的实践经验入手,分析了物联网与AI融合的趋势,以及物联网+AI的行业应用方向。在这个背景下,他给出了技术创新时代对软件开发工程师的要求,并分享了优秀工程师高效学习和工作的具体方法。作为一名80后程序员,他更希望00后的程序员们能始终保持好奇心与创新意识,才能让自己拥有持续的竞争力。

程序员的工作更接近艺术创造

盛安德创始人、CEO张纪伟给同学们分享了自己从大学到创办盛安德的故事,他也分享了自己对于程序员工作的理解。在他看来,程序员这个职业,并不是靠时间和工作量去累积,他更愿意用德鲁克说的“知识工作者”这个概念去描述,用“成效”去衡量一个“知识工作者”是否有价值。而软件工程师的工作,并不是写代码、完成代码的过程,这个工作更需要创造力,甚至更接近于艺术创造。最后,张总希望同学们可以看一看德鲁克先生的书,理解程序员工作的实质,在学校阶段多去研究、培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生不设限 精彩且自在

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滕飞教授代表学校致辞,她首先非常感谢盛安德能将西南交大作为活动的第一站,让在校师生认识了不一样的程序员的人生。其次,对于同学们来说,能够通过第二课堂参加这样一场活动,是非常有价值的。她说:“程序员是一个非常有创新精神、革命精神的群体,当我们有了技能之后,用什么样的模式去践行我们的能力,去实现人生的价值,我觉得今天是给我们一个非常好的启发,就像我们今天的主题——‘人生不设限’”。最后,滕飞教授送上了自己的祝福,希望大家都能够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思维认知,持续学习,最终能成就一个精彩且自在的人生。

“心动的offer”寻找程序员

活动最吸引眼球的还是“心动的offer”环节。在本次活动之前,盛安德面向西南交大2025届毕业生招聘初级开发工程师,吸引了数名同学投递简历。在活动当天,盛安德邀请其中三名应聘同学上台参与集体面试。面试官团队由两名十五年以上开发经验的程序员与一名资深HR组成,面试内容从自我介绍,到思维、技术、沟通以及职业规划等,从多个角度对候选人进行考核。面试官基于候选人的表现,针对性地进行点评,也给现场的同学们提出了很多实用的建议和意见。

技术面试官、实习生导师骆骁表示:在面试时,一定要先听清楚题目,不要着急作答。作答时,可以结合自己熟悉和精通的技术或者领域,举例说明或者深入阐述,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更吸引面试官的注意。

盛安德HR袁希建议同学们在准备自我介绍时,除了自我认知,还要紧紧围绕应聘的岗位的要求,突出自己的个人优势,展示自己与这个岗位的匹配程度。此外,在投递简历时,前半部分一定要有一段自我描述,内容与自我介绍类似,第一眼抓住HR的眼球,从众多简历中脱颖而出。

资深后端开发工程师黄小刚认为,沟通是个很强的软技能,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比你的技术能力持续更久。技术的更新是非常快的,而沟通的技能是伴随着你的一生的。沟通核心的技能是多听,听清楚背后表达的意思,理解他的意图、动机是什么。此外,一定要自信,你的自信是能感染人的。

同学们一边听,一边记录。在最后的互动环节,同学们纷纷举手提问,“怎么样能始终保持自己的竞争力,不被淘汰?”“就业与创业如何选择?”“远程工作怎么样才能有信任?”“下班时间客户发信息怎么办?”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嘉宾们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工作实际一一作答。因为时间关系,很多同学没有来得及提问。活动结束后,他们径直找到了分享嘉宾和面试官沟通请教。

第一场“软件公司进高校”的活动,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应届毕业生们对职场的期待与疑惑,也让我们的程序员和管理者在分享答疑的同时,有机会重新梳理和总结自己的经历,从而更好地稳步前行。

盛安德的愿景和目标是“成为最适合程序员工作和发展的公司”,但是作为一个企业,我们每年能招聘的岗位确实有限。接下来,盛安德将与更多的高校达成合作,以多种方式参与到高校到职场的衔接,希望能有实实在在的东西帮助到毕业生们。欢迎有意向的高校与我们联系,也欢迎更多的企业,和盛安德一起承担起这份责任。

相关内容:

远程程序员聊工作:除了赚钱,还有快乐,也有……教训

不想北漂 不想挪窝 落户成都 作为一个出生在北方城市的90后,尤其是离北京只有1小时的高铁车程,每年都有无数的年轻人加入“北漂”大军。而我,也应该是他们中的一员。不过,在2016年毕业后,我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因为离北京很近,从小经常坐火车去北京,后来通了高铁,更是只要1个小时就能到达。之所以没选择……

Shinetech 故事 Shinetech 活动 远程办公 128 阅读

程序员故事:从野路子到步入正轨,从通勤60公里到上班不下楼

作为一名程序员,我的故事真的很没有典型性。工作地点从矿山到电脑桌,工作方式从野路子到走上正轨,再从每日通勤60公里到上班不下楼,每一次经历都能让人惊掉下巴。 从矿山走到电脑桌 2012年,我大学毕业了,专业是极其冷门的矿物资源。那时最大的感觉就是,迷茫。虽然在学校联系到了本专业相关工作,但是对于生活……

Shinetech 故事 远程办公 117 阅读

远程工作 还行!

我是一名程序员,很普通的那种。每天打开社交媒体,总会给我推送程序员失业、某公司优化裁员的各种信息,以前还会打开瞧一瞧,现在直接关闭略过了。现在的我,在家远程工作,我觉得目前的状态还行!我要讲的也是一个平淡的,甚至说无趣也不为过的故事。 大概不到8岁的时候,我成为了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这纯粹是个意外。……

Shinetech 活动 洞见与思考 远程办公 770 阅读

远程话题屡登热搜 2024远程开发者峰会引发热议

近期,关于远程工作的几个话题频频冲上知乎热榜话题,而引发这一系列讨论的,是近日在成都举办的第二届远程开发者峰会。“如何看待程序员在家做远程开发者这种办公模式?数字游民适合普通程序员吗?”这一热搜话题就进入了知乎热榜前十,热度达66万。几天后,“不想在大厂内卷又想回家做远程开发者,有哪些远程办公经验值……

Shinetech 活动 敏捷实践 洞见与思考 观察与技术趋势 远程办公 969 阅读

2018分公司经理会暨太湖大学堂研修活动举行

2018年6月8日-10日,北京盛安德科技运营团队、分公司经理、合伙人及部分同事来到位于苏州吴江的太湖大学堂,参加研修和“南怀瑾讲座”活动。 大学堂位于太湖之滨,是南怀瑾先生多年的理想与筹划,融合东西方教育方法,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实践人文融汇的精神理念,结合田园教学、文化课程、心灵教育,希望培育出艺……

Shinetech 故事 洞见与思考 535 阅读

我们如何从领域驱动开发当中获益–王德水

领域驱动设计,遇见你之前 我们公司推行和实践敏捷已经很多年了,SCRUM已经成功应用于大部分项目,得益与业界敏捷开发大师以及国内很多优秀工程师的分享和宣传,我们使用了很多优秀的软件开发实践,比如测试驱动开发(TDD),行为驱动开发(BDD), 持续集成(CI)等等为我们带来了很多收益。由于我们公司以……

IOT 研究 技术趋势 洞见与思考 观察与技术趋势 软件开发 597 阅读

如何选择靠谱的软件外包公司

在信息化建设中,随着IT与业务进一步融合, IT成为推动业务转型、管理变革的重要力量。很多企业在10几年前购买的软件产品,已经无法适应日益变化的业务需求,需要根据企业自身业务模式进行定制化开发,以助力企业发展及业务转型。 传统企业通常没有专业的软件开发团队,组建IT团队的成本比较高,后续IT人才维护……

观察与技术趋势 软件开发 668 阅读

Mind Matter项目分享——设计不仅仅是设计

Mind Matter软件旨在促进企业的战略发展,并帮助推动战略的实践。其核心业务是开发下一代战略软件和服务。与各种类型和规模的企业组织合作,共同定义、设计和执行战略。 目前开发的软件作为一款简单精巧的协助工具,帮助用户定义、设计、讨论、决策和交付发展战略。 Mind Matter项目自2017年9……

技术趋势 观察与技术趋势 563 阅读

远程办公:谈谈我遇到的挑战与机遇

每每与身边朋友说起我在家上班,他们都会投来羡慕的目光,外加两个字:“真爽”。而我,只能无奈地回应:“其实也就那样了,并没有多爽。”这是心里话,但是他们只会觉得我矫情,得了便宜还卖乖,我也只能呵呵苦笑了。
我承认他们部分正确,是有点身在福中不知福,这也是人的天性吧,永远不满足。但是,我之所以如此笃定地说,在家办公没有那么舒坦,是因为这两年的远程办公经验让我明白,这种看似“爽”的工作方式,其实暗含着许多挑战,对远程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敏捷实践 洞见与思考 软件开发 远程办公 769 阅读